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

一、专业定位

       江苏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面向国家“先进制造业发展”战略需求,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、职业道德规范、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,服务国家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,系统掌握并能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,具有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、继续深造能力,能够在材料、信息、能源与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材料设计、制造、加工、试验、科学研究、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。

二、专业发展历程

       本专业自197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(热加工专业),1973年更名为铸造热处理专业,1978年更名为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,1998年合并锻压、焊接两个方向,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
三、专业平台资质

       本专业始终致力于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。经过持续建设,本专业于2003年获批江苏省特色专业,2012年入选江苏省“十二五”高等学校重点专业,201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2020年被评为江苏大学“三全育人”示范专业,2022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
       本专业实施党建引领、学研结合、产教融合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。2017年铸造教学团队被评为镇江市优秀党员示范岗,2021年荣获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。2021年本专业与镇江京口经济开发区建立党建联盟,形成政产学研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。本专业与中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、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、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大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,构建优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。

       本专业是江苏省铸造学会副理事长单位,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分会理事长单位,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理事单位,同时本专业还具有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资质。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,90%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,副高及以上职称占76%,30%以上的教师具有一年以上国(境)外经历,10余人具有省级及以上人才称号。本专业依托江苏-英国“20+20”高校联盟以及与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办学等国际化合作办学平台,为学生跨境交流及合作培养创造良好条件。

四、专业建设成效

       近三年,专业建成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——《高强韧铝基纳米复合材料成分设计与性能调控虚拟仿真实验》(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),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——《材料测试方法》;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(材料类新工科“双融合双拓展”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);获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1项(《智能铸造导论》课程“五维”立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);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(“竞教结合”背景下材料成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,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);新编教材1部——《金属材料显微组织图谱》。

       在产教融合发展方向的引领下,依托优质校企联合实践平台,学生在各类实践环节中得到充分锻炼,实践能力大幅提升,在全国大学生各项学科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。近年来,荣获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、“创青春”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、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——铸造工艺设计大赛、中国大学生塑性工程创新创意大赛、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、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意大赛等奖项40余项。

       专业建成至今已历经50多个春秋,为各行各业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。毕业生广泛服务于中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、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、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、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并成长为企业骨干。部分毕业生勇敢走上创业之路,创办了自己的企业,如深圳宝安奋达实业有限公司、深圳市铭利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、江阴德吉铸造有限公司、无锡众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,为社会注入新鲜活力。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大学如清华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。